专家风采
北京市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风采 > 陈玉松
陈玉松 信息来源:admin

   手法复位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

陈玉松 田从豁 王寅 

 

     2001年作者用第二颈椎理论去实践,结果发现。迄今为止,共收治55例患者,除2例颈椎未见异常,治用它法外,其余53例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临床共收治5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3例,病程最短的1.5年,最长的60余年,年龄最小的13,最大的80岁,平均44.69岁,20岁以下的4例,2040岁的16例,40以上的33例。

    1.2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先询问患者有无明显外伤史,颈部活动是否受限及颈椎有无捻发音或摩擦音,其次检查相应部位有无压痛及棘突状况。

     2  用普通的x光机或数码机,拍摄x线片或CR片。观察第二颈椎之具体状态。、

     3 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及肾虚所致之症状相鉴别。颅内占位性病变可通过脑CTMRI检查即可诊断;脑血管病变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斜为主症,且多好发于40岁以上;肝肾虚劳除其主症外,第二颈椎的x线片无异常。

     1.3   方法

     1  使用传统而又异于传统的脊椎复位方法,先运用点、按、弹、拨等手法,尽量放松其相应组织的肌肉,再用扳法将移位之椎体平安地复移至正常位,以理筋整复、调畅气血。

     2  配合使用传统的针灸针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进行针刺,以通经疏络,行气活血。

     3  治疗次数因人制宜,本着先密后疏的原则(新病者1/d;病灶较重者1/2d1/3d;恢复者12/周。一般10次为一疗程)

     2    结果

     因患者的年龄长幼不同,体制强弱不等,病程长短不一,病灶轻重有别,故疗效速度亦因人而异。其中1个疗程(10次)症状消失,椎体复位的3例,占6%; 2个疗程症状消失,椎体复位的9例,占17%;3个疗程症状消失,椎体复位的16例,占30%;3个疗程后仍偶有些许症状的25例,占47%。

     3    典型病例(随机两例)

       王某,女,28岁。200532日上午1030初诊。主诉:头晕头重,周身乏力近10年,加重2d,伴不欲睁眼,四肢酸沉,懒散嗜卧,重裹怕冷,面细白,舌淡苔白,脉弱。临床素以肺脾肾虚,气血不足论治,药用金匮肾气丸、八珍汤、补肺汤等等,饮服多年,其效不显。问起可曾有过外伤,已记忆模糊,查两侧颈肌僵硬,压痛强阳性,经x光片显示,c2向右偏移。当即予以颈椎复位治疗。手法完毕后,患者诉上半身立马有轻松感,尤其头颈部,多年未有过的舒适感,眼睑不再发沉,眼前一片光亮,视物格外清晰,只是下半身未见好转,如灌铅重。39日三诊,之前诉已停服所有药物,且下肢已有力感。治后觉下肢病已去八九。312日四诊,诉已自觉正常,原症俱消。611日第十八诊,经x光片示,c2已经归位,至618日治疗结束。前后共治两个疗程,历时3个月又3周,痊愈。至今随访未见复发。

      2  臧某,女,13岁。2005331日上午由其母带来首诊,主诉头晕头痛3年,面颊左右大小相异明显,伴多动,心烦易怒,纳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2002年突然发现左右面颊明显不对称,右大于左,即左脸呈平状,右脸呈圆状,仿佛二合一而成,遍求大小医院未果。其母诉:小时候即发现该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门门功课不及格,且脾气大,挑食,成绩极欠佳,还曾于课堂之上斥骂老师。又诉:分娩时因难产,于妇产医院已然剖腹,却发现胎儿头已从产道探出,医生于是用手将其又推回宫中,再从切口取出。因故于当日未得照相,直到411日下午复诊才照,见c2竟向左偏移达4毫米,经治立觉全身轻松,头亦感到清醒许多,还觉呼吸道畅通有凉气快速入内之感。414日三诊,自诉饭量大增,寐安、头晕头痛明显改善,只是注意力仍欠集中。至68日第十诊,情绪见好,眠安,纳香,头未晕痛,左面显见好转,但注意力仍欠集中,左侧嘴角仍有旧状,新添下蹲起立时头晕地症状叙述,拍x光片见c2已回复了3毫米,仍有1毫米的间距。620日下午第十五诊时,其母留言道:注意力不集中见好,睡眠差见好,吃饭能吃,不再挑食,脾气渐好心情比以前好,不烦躁了,左侧脸颊明显变好,肌肉明显恢复,多动症渐轻。829日上午第二十二诊,除蹲起时头晕稍好转外,余症均已好转,不细观察该孩不易发觉双面有别。

      4   讨论

       眩晕症,历来被并入内科范畴。眩者,眼花也;晕者,头晕也。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之。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站立不稳,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而昏倒等症状。相当于西医学之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神经衰弱、美尼尔综合症等等。

       古之典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指出: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眩运》中说: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十之八九,而兼火痰者不过十之一二。强调了无虚不作眩。眩晕症目前大致分为三种病型:其一,颈椎病型;其二,高低血压型;其三,肾虚型。而颈椎病型眩晕症在颈椎病中的叙述为:颈椎病又称为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发病原因主要是颈部长期慢性劳损,颈部的各种组织产生退行性变,以椎体间之侧关节、关节突关节或椎体后缘的骨唇形成,或者颈韧带、关节囊、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为常见。这些组织的退行性改变,逐渐导致神经根或受挤压而出现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高度发展的文明时代,人类逐渐摆脱了一切靠手工作业的模式,劳动强度变轻了,劳动分工越来越精细,所谓的职业病也日益增多,无论如何最大程度的减轻劳动量,人们使用颈椎的活动次数一点也不会减少,尤其是有着交通枢纽之称的枢椎(第二颈椎)更是不堪重负。但因各种原由致头部猛然向对侧转动而枢椎未能及时的协同旋转时(被动运动),枕部与枢椎齿突之间就产生一种剪切力,使同侧的翼状韧带拉伤或撕脱伤,而出现局部出血、水肿,久之则韧带机化、萎缩、变形或形成结缔组织,使两侧韧带的牵张力失去平衡,随着头颈的频繁旋转运动,渐渐的使损伤加重,导致枢椎处于偏位而不能自主回归,椎动脉因椎间孔变窄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最终导致了系列颈椎病之一的眩晕症的发生。

笔者认为,将人体第二颈椎的病理改变称为第二颈椎综合症,亦即第二颈椎不仅可以导致眩晕症,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疾病呐,因此是一值得继续探讨的疾病。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现代医生》20082月中旬刊之中医中药栏目中

附记:臧xx 女,数日前其母携其来访,言道:我家聪聪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过去的脾气那么差,从来不知道写作业,如今可好了,原来她抄别人的,现在改为别人来朝她的券子了,回到家看起书来就没完,让她吃饭都再也不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