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藏医文化
保护藏文明瑰宝传承藏医药文化
添加时间:2013年03月08日     阅读: 2402 次     来源: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周欣):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上,藏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藏医药学,不仅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而且是最具神奇色彩、最有科学价值的精华部分。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带您了解传统藏医药学的保护与传承。

藏医药文化是藏族人在本土医学经验基础上,博采古印度医学、传统西方医学、传统中医学之长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医药诊疗风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古籍文献丢失、人才紧缺,传统藏医药学的发展却面临多重障碍。为了保护与传承藏文化的这个瑰宝,2006年,藏医学被列入中国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各项保护与传承措施落到实处,藏医药学迅速发展,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古籍文献的散落和丢失,是藏医药学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为了保护古籍,位于青海省的藏医药研究所编纂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大典》。这部大典于2012年12月出版发行,共60卷,涵盖了藏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所有的内容。作为负责人之一的青海藏医院副院长昂青才旦介绍说,“公元八世纪,藏医药在世界上算是发达的医学体系。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衰败。现在我们要把它传承起来。这个有几个层面,首要任务就是搜集藏医药的文献古籍。”

据介绍,《藏医药大典》从文献搜集整理到出版发行,历经二十余年时间,先后有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一艰巨工程。编委会先后赴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和英国、美国、意大利、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十多个国家,克服重重困难,搜集到1150余种藏医药古籍文献。这部文献是对藏医药学历史成就的全面集成,充分展示了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古籍抢救和保护,青海省还一直致力于向民众普及藏医药文化。位于西宁市北部的藏医药博物馆就是最好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博物馆了解了藏医药文化。去年,这里接待访客13万人次。副馆长才公太介绍说,“首先就是很多人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了解了藏族文化里的东西,比如好多人看到彩绘大观和民俗展览感觉很震惊。我觉得在人数方面,对藏族文化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对医学的了解,有个大概的了解,起到了科普方面的传承的作用。”

近年来,青海要建设成为全国藏医药学术继承发展的重要地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需求。为了培养更多的藏医人才,青海藏医院和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合作,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并且定期指导和帮扶各州县藏医院的业务。“我们和藏医学院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一直是青海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包括学生平时的实习,还有研究生的培养。我们共同培养藏医的学生。青海的六个州,都有很多藏医院。平时的工作我们经常给一些指导。我们经常派专家下去各区县指导,义诊活动经常开展。”

青海省杂多县医院的医生索南南隆就是人才培养合作的受益者。他在青海藏医药学习药浴治疗。明年3月份他所在的医院将开始药浴科,让县城患者看病更方便。“药浴科,我们那边医院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就(来学)。老师教的再加上自己学的,能学到不少东西。”

药浴,是藏医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藏医传统疗法里保护的比较好的一种。针对风湿病和关节部位的各种病痛有非凡疗效,全国各地的,还有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很多地方的患者慕名而来。昂青院长介绍说,每天藏医院就诊的人数达500人左右,其中大约一半患者都是来药浴科接受治疗。

75岁的热布吉,来自甘肃省,患风湿病已经多年。听说周围的很多人在青海藏医院用药浴治好了病,他也从450公里以外赶来。一个疗程7天,总花费在三四千元左右。“我们那边过来洗药浴的人特别多。听别人说这里治得好就过来了。我腿疼,来的时候肿的厉害。现在都好多了。”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医疗需求,在保护传统医药文化的基础上,青海省藏医药还积极探索新的诊疗方法,满足更多患者需求。昂青才旦介绍说:“今年我们新建了一个藏医养生保健科。这个科室规模也比较大。现在国家对亚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比较重视。比如现在有些轻的病症的患者,(先)做一些恢复性治疗。或者做心理调节咨询都可以。下一步我们临床上还要开展饮食疗法。有些病,不一定全部通过药物来治疗。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