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
名校巡礼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院校 > 名校巡礼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信息来源:admin
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中医局的关怀支持下,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全国首家“放心药房”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首家通过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

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环境清爽优美。全院开设床位744张,3个住院处、2个门诊部。正式在编职工913人(含教学编制人员),其中正高职84人,副高职150人,有博士学位42人,有硕士学位110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名中医24人。

编辑本段概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建院4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有大幅度的改变,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医疗上,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上万元医疗设备4145台件,共计7011余万元。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钬激光、多弹头治疗仪、数字减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宫腹腔镜、彩色B超、气管、胃、肠电子镜等。

现有重点专科专病13个,其中国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专病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在治疗妇科疑难病、常见病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周围血管病是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国家中医周围血管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也是我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特色医疗项目。2005年上半年两科均通过了国家重点专科建设中期评估。省级重点专科有中医呼吸内科、中医血液内科、中医肾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中医脑血管病科、中医急症科、中医肝胆病科、中医骨伤科;省级重点专病有:老年痴呆病、腰间盘突出症、眼底病。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编辑本段教学

医院实行了院糸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2003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设立,实现了我院高级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成为我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的里程碑。

我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25名,硕士指导教师94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妇科学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省教育厅重点学科4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学科;省人事厅重点学科(2个) 中医内科心血管学科 中医内科消化学科;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 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 , 中医皮肤学科 。

编辑本段科研

我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十五”期间临床医学院共立项168项,已完成95项,在研7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家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6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攻关科研项目16项;市科委科研基金项目21项;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6项;省中医局科研基金项目29项;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61项,总计获得科研经费430.6万元。共获得各级成果奖53项。其中省政府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国家级学会科技奖三等奖4项;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目前,医院全体职工正豪情满怀、信心百倍的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爱院如家,院荣我荣”为行动准则,以病人为中心,以“文明服务,质量第一”为办院宗旨,以“管理上新档次、质量上新水平、效益上新台阶”为奋进目标,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争创在国内同行业中“服务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教学资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多年来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医院实行了“院糸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

一、教学基本情况

1、专业建设

临床医学院下设3个专业(中医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其中中医学专业有七年制(中医学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在校生3285人。

2、学科建设

临床医学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培育),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厅重点学科4个(中医妇科学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学科)。人事厅重点学科2个(中医内科消化病学学科、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学学科)。

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

3、课程建设

现临床医学院共承担51门课,每年完成教学工作量1万余学时。

有《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西医内科学、护理学基础、针灸学、中医整骨学、中医外科学)。

4、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教研室14个,教师218人。

(1)中医内科学教研室(2)中医外科学教研室(3)中医妇科学教研室(4)中医儿科学教研室(5)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6)中医急症学教研室(7)内科学教研室(8)外科学教研室(9)针灸学教研室(10)推拿学教研室(11)护理学教研室(12)五官科教研室(13)诊断教研室(14)影像教研室

5、后期临床实践教学

2006年我院接受医疗专业本科实习学生400人次,完成带教16790学时;接收护理学专业实习学生92人,完成带教2576学时;此外,我院还接纳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人文管理学院、药学院相关专业的实习学生。2006届毕业生424人。2007届毕业生498人。

二、教学设备

1.实习、实验设备

我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

另外护理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拥有多参数监护仪,高级护理模型人安纳先生、安娜小姐,心肺急救复苏模型,精装静脉注射穿刺手臂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2.教学课件

我院教学管理实现管理的网络化,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学生成绩实现了网上查询,只要学生登陆相关主页,在相应位置输入信息就可以迅速查询自己的成绩,十分快捷。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还通过自行开发的成绩分析系统进行科学分析。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我院的教学水平,我们还根据不同教研室的特点,购进了大量的教学观盘,并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从而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具体生动的实例,调动了学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习条件

全院开设床位800张,3个住院处、3个门诊部。现代化的手术室,现代化的化验室,现代化的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

编辑本段科室介绍


中医五官科教研室

中医五官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中西医结合五官科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耳鼻喉科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眼底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


一、学科队伍

本学科现有13人,以教研室主任周凌教授、副主任孙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1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学士学位8人,平均年龄38岁。世界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各1人,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各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省医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学科队伍稳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努力开展中医药特色研究,探索出多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治五官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学术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眼表疾病、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确立四个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咽喉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眼底病的研究;中医药防治眼表疾病的研究;中医药防治鼻病的研究。承担科研课题2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厅局级12项,校级10项),已结题验收11项、在研课题16项,获奖成果8项,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人员素质高、业务强、团结进取,务实求真,与时俱进,开设承担学校各层次、各专业学生《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医眼科学》、《眼与全身疾病》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高职教师授课率达90%以上。课程设置兼顾中、西医两大体系,注重“三基”培养,重视教学优化改革,开发出适合本学科特色的CAI课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课题5项,获教学成果奖2项,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各1部,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4人,毕业获硕士学位32人,考取眼科博士研究生1人。

四、医疗工作

本学科拥有40张床位和800多万元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在突出中医中药治疗五官科疾病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本学科医疗、教学与科研水平再上新高提供了有利保障。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系列中药(汤、丸、散)制剂,用于临床,收到显著疗效,形成了“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

五、学术交流

本学科注重以学术交流促进医教研工作发展,多次举办专业讲座,先后参加世界、全国、省级专业学术研讨会或培训班36人次,赴台湾讲学2人次,承办省级学术交流会2次。

六、标志性成果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9篇,出版著作16部,获全国医药卫生成果优秀一等奖、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书二等奖1项,黑龙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奖各一项,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医疗新技术引进应用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主任:周凌

副主任:孙河

成员:马莉唐英李岩张莉姚靖刘静霞滕小明常培杰李晓楠范雅娟王宇


中医外科教研室

中医外科教研室现有教师12人,其中正高职有5人,副高职有4人。


承担着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工作。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学士学位4人。

多年来中医外科教研室在完成教学任务,承担临床实习带教任务,培养中医实用人才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在工作中全体教师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承担着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近三年来也积极总结临床教学经验,并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共19篇,编写著作8部,主持省内学术会议3次。承担国家中医管理局课题1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承担校级基金3项。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两项。

中医外科教研室所有成员正以新的姿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中,为中医外科的发展和培养中医外科专业人才而不懈地努力着。

中医外科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杨素清

副主任:郭耀辉

成员:张晓林、王俊志、王远红、郭纯艳、程丽敏、何晓军、高龙英、闫景东、栾天庆、王和平


制剂室

我院制剂室始建于1969年,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由当年极其简陋的条件和几个人,发展到今天拥有2000平方米的制剂大楼,先进的制药设备、50多名(其中包括近20名药师以上职称的)药学专业技术队伍的一个先进的制药企业。


我院制剂室现有粉碎机、过筛机、多功能提取罐、蜜丸制丸机及其包装机、压片机、糖衣机、颗粒机及其包装机、糖浆灌装机、口服液灌装机、胶囊灌装机、泡罩机、自动喷码机等制剂设备和检验仪器70多台套;制剂车间按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设计:人流、物流分开,采用空气净化系统,使生产车间内的空气净化级别达到30万;制剂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有3名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7名主管药师、1名药师,并有4名硕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名大专生。雄厚的技术力量,使制剂室有能力配合临床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并担负本校药学院的学生生产实习工作,为医院的医、教、研三位一体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院制剂室在2005年12月31日通过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疗机构的制剂许可证的五年换证审批,可以生产丸剂、散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软膏剂、口服液剂、糖浆剂、擦剂9种剂型的制剂品种。制剂室现拥有94个制剂品种(经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发有批准文号),多为我院名老中医、专家教授数十年临床教学医疗科研的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是我国中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是我院中医特色的集中体现,这些制剂品种应用范围涵盖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科、中医五官科,它们当中的一些代表品种更是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譬如:滋阴补肾的内障丸,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清热定宫丸,宁心安神的早搏灵胶囊,宣肺平喘的止咳灵,抗菌消炎的抗炎灵都是中医内科主要用药;袪风除湿、杀虫止痒的苦参丸,清热泻火的蜈蚣托毒丸,清热燥湿的三黄散,攻毒散结的全蝎膏,消肿止痛的消瘀膏,去腐生肌的生肌玉红膏都是中医外科的用药;行气解郁、消积止痛的炎克宁,疏肝理气、消瘀散结的乳腺冲剂,消症散结的消症丸,潜阳补阴的育阴灵,养血调经的调经助孕冲剂,温经止痛的痛可舒,都是中医妇科主要用药,润肺化痰的清肺化痰散,理气合胃的消乳散,健脾和胃的饱和散,是儿科良药,脊痛消一、二、三号都是骨科治疗颈椎病的良药;还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牛黄利咽丸,润肺养阴用于喉痹的清咽甘露丸,以及中医眼科常用的理血还光丸、决明退障丸等等,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

我院制剂室准备进行厂房改造,部分设备仪器更新,以达到药监管理部门审批的GPP认证的要求。所以,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才能造就我院制剂室高品质的制剂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医内科教研室

我校中医内科学科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1年学科所属的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被确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7年中医内科学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2年本学科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004年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学及消化病学学科于被省人事厅确定为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所属的心血管病专科、血液病专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此外,心血管病、呼吸病、肾病、血液病、脑病、急诊被确认为省级重点的专科、专病。


教研室共有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者8人,硕士学位者11人,教授15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助教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2人、内科学会常务委员2人,、消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拥有医疗科室8个,病床数240张。

承担着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中医药学的理论教学工作,年课堂教学时数5000余学时,同时负责指导本科生、研究生的实习工作。“中医内科学课程”2007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精品课程。

本教研室人员先后担任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六版教材编委1人、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副主编1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供七年制中医类专业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各1人,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案例式教材《中医内科学》(科技出版社2006年出版)副主编1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应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中医内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1人。

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消渴病及其合并症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疑难性疾病的机理及疗效评价的研究;中医药治疗治疗血细胞与血小板病变疾病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胃肠炎性病变疾病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炎性病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性疾病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肺小气道炎性病变疾病的研究等

近5年本教研室人员承担教学课题12项,获得教学成果4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已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5项,在研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1项,厅局级4项。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出版著作14部,发表学术论文81篇,获国家专利2项。

中医内科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周亚滨

副主任:、宋立群、孙凤

成员:尹燕、尚溪颖、刘东方、徐京育、谢晶日、陈波、张传方、李延、吕瑞民、石杜鹃、李延龙、孙丽华、栗德林、陈鹏、栾仲秋、刘朝霞、王迎新、杜立坤


中医急症教研室

中医急症教研室成立于1989年,成立14年来,承担了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等本、专科学生的内科急症教学工作。为提高我校历届学生的急症诊治能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教研室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该5人全部参与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多年来教研室的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科研项目10余项,以上的五名教师均在临床医学院工作,并且工作在急诊急症科室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工作更具生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急症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陈守龙

副主任:高嵩山

成员:李尔刚、任红、肖菲、蒋宁


中医儿科学教研室

儿科教研室共有教师9名,儿科学科带头人吕玉霞为院级学术骨干。


课程组教师有业务培训规划、有实施方案,有青年教师试讲制、导师制,青年教师听课制度,新教师均获得岗位证书。

为了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各类人才的需求,儿科教研室在学科建设、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手段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儿科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吕玉霞

副主任:张伟

成员:张立秋、王国杰、杨丽珍、侯树平、王海、姜毅、王林


诊断教研室

西医诊断课时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因此西医诊断教研室是临床医学院的一个重要教研室。


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3人,硕士学位5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

教研室承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七年制中医专业、五年制中医专业、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专科等全部西诊课程。全体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深知西医诊断课的重要地位,每位教师都认真教书育人,同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并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应用CAI课件等先进的手段进行授课,受到学生的好评。另外,每位教师还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篇,撰写著作5部,获科研成果奖10余项,为教学与医学做出巨大贡献。

诊断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刘建秋

副主任:黄萍、宋爱英

成员:徐慕韩、霍杰、艾民、张世友、姜家康、李竹英、李齐放、刘霞、姜南、张梓荣、周景华、文成英、王艳芬、聂浩杰、王钰、王晶波、谢春郁


针灸教研室

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是我校针灸系的前身。1983年,经历二院建立,院系合一的改革,大部分人员转到二院,发展成为现今的针灸推拿学院,剩余部分成为今天针灸教研室的基础。经过临床医学院12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教研室也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内含针灸科、神经内科和针灸康复科三大科室的大教研室。教研室人员不断增加,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是我院学历最高的教研室之一。


教研室现有教师13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其中学历结构为博士后2名、博士4名、硕士6名,有一名在职读博士,另有三名在职读硕士。

教研室主任:邹伟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38岁,是我校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现任临床医学院针灸康复科(神经内科三病房)主任。现为中国针法灸法学会针刺手法学组委员、黑龙江针灸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厅评审专家、哈尔滨市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民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委员。主持参加省、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中医百科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卫生厅青年技术成果奖1项。出版著作四部,其中两部为英文专著。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岗位能手和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杰出岗位能手称号。

教研室副主任:程为平教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46岁,1983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主任,日本广岛大学客座研究员(神经内科)。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帕金森氏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疾病。出版著作5篇,发表论文3篇。

教研室副主任:赵军,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43岁,现任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主持省教委攻关课题1项,编写著作三部,发表论文8篇。

主要研究方向:

1、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

科研课题:

承担省、厅、局级科研课题共18项。其中省级科研项目7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1项。

针灸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邹伟

副主任:程为平、赵军

成员:朱永志、刘丹、张桂波、郑祖艳、赵立刚、时国臣、于学平、李岩、陈英华、梅晨健.吴限.马莉.藤秀英.王龙


影像教研室

影像教研室成立于2001年12月,承担七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五年制中医各专业、护理本科、中西医结合专科、硕士研究生、成人教育本专科影像教学工作。开设放射诊断学、CT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三门课程。每学期授课近196学时。利用课堂讲授CAI课件、阅片、幻灯片等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影像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影像学的新技术、新发展,使知识多样化、全面化,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三年来,教研室主编影像学教材2本,著作6本。教研室主持科研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医学科研获省政府三等奖1项,省教委一等奖1项,省中医局二等奖5项,省高校二等奖1项,市政府二等奖1项。主持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基金2项。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教研室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奋发向上,为培养新世纪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影像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尹志伟

副主任:许宇飞

成员:李晓陵、李建军、林林、许晓明、温颖、姚家琪、刘丽、关昕、栾金红、王丰


外科学教研室

西医外科教研室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同时建立,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为中医药大学西医外科的发展、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教研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同时培养和造就了较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制度及教学手段不断完善,人才结构日渐合理,多年来为中医药大学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毕业生。目前的西医外科教研室,除承担学校各院系的西外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外科临床及科研任务,是三级甲等医院中的骨干科室,设有普外、泌尿、胸脑等专科,是省内中西医结合外科的龙头单位。

外科教研室人员组成:

主任:安立文

副主任:赵刚、王宽宇、王建伟

成员:赵宝山、赵可军、张景欣、刘海潮、贾振、于文慧、陈文阁、孙晓龙、高杰、赵振宇、夏士涛


推拿教研室

推拿又称按摩,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因其简单易行,见效快,无创伤,无副作用,治疗费用低,颇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被称为“绿色疗法”。推拿学也是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备受外国学生青睐。


推拿是以手法治疗为主,可以治疗许多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慢性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损伤、头痛、失眠、眩晕、便秘、腹泻、胃脘痛、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肌性斜颈、半身不遂、面瘫等。因此,推拿的教学是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手法的演练和临床教学,我们引用多媒体教学,电子教案,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推拿教研室是在2001年末建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于逐步完善。

教研室主任:王军,49岁,男,于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担任黑龙江中医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推拿学会委员;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现担任我院推拿科的教学,为中医专业、骨伤专业讲授推拿学。参加我院教材《推拿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主编,副主编全国成人教育教材《推拿学》(湖南科技出版社)。推拿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引进现代化手段,完善教学,使教学更形象化,现代化,培养更多推拿人才。

推拿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王军

副主任:郭继承


内科学教研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共有23人组成,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9人。大学本科学历7人、硕士学位10人、博士学位6人。


扶着承担中医本科、中西医结合专科、护理专业、骨伤专业、计算机方向、外语方向的西医内科教授工作。

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教研室成员中有七人担任临床科室科主任。成立教研室以来讲授近四十届的大学毕业生达万人。获得省级、聚集科研成果二十余项,发表著作论文百余篇,是临床医学院重点发展教研室之一。

内科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秦克力

副主任:马建、刘莉

成员:常毓颖、刘丽波、耿乃志、吴维平、杨颖、梁群、翟铁军、韩峰、王静滨、王欣波、郅扶旻、崔健崑、王冰梅、徐洪涛、王凤茹、张铁林、佟颖、张洁玉、李永华


护理教研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1985年成立护理教研室,创办了护理专科教育,1999年开设本科护理专业,现已毕业学生646人。2006年已招收护理硕士生5名。


在几十年的护理专业建设中,本专业在学科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教学科研等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

目前护理教研室有教师20名,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12人,助教1名。具有本科学历者13人(另有3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大专学历7人,学历结构合理。各主干课程均有高职授课,高职授课率达到了100%。从成立至今一直是临床医学院的优秀教研室,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护理毕业生。

学科带头人穆欣主任现担任黑龙江省唯一的中华护理学会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常委、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黑龙江省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会专业主任委员。

二、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化

专业基础课突出现代护理学的理论框架,符合护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多学科互相渗透,使学生今后较好的适应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本学科承担了7门专业课及全校1门选修课的讲授,其中精品课程《护理学基础》有一套完整的课程规划和措施。每门课程讲授中都配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并增加大量的临床图片,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突出实效性,教学效果好,受到学校及学生一致好评。

三、教材建设先进化

根据最新发展需求,选择实用性强、知识含量高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主要工具书。本学科参加编写了21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9本,包括《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中医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美学》、《护理教育》、<中医食疗药膳学>等,并将规划教材在2004级护理本科学生中加以应用。

四、实验室开放化管理

1、实验室面积240平方米,模拟的护理单元内拥有现代化教学仪器,包括CP1200型监护仪、美国纳斯精装静脉手臂穿刺模型、美国纳斯婴儿头部静脉穿刺模型、皮内注射模型、肌内注射模型、高级全自动心脑复苏模拟人等若干。设备总值24万元,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2、定期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让学生多动手进行练习。开放的护理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练习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通过模拟病房,使学生适应了临床护理的模式,缩短了护理教学与护理临床工作的差距,为今后学生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前在实验室定期举行护生技能大比武,鼓励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

五、强化科研意识

我们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5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中医管理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共5项;现有在研的教学课题5项。

六、有效的实习是毕业学生分配趋势良好的保证

1、制定和调整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明确规定临床实习的具体内容,建立相应的临床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同时重视对临床带教教师资格的筛选和培养,在实习生带教中要求各病区护士长有带教计划,有专人带教,严格管理。而且护理部有计划培训教学人员,组织护师以上人员教学试讲,老师互相听课,以及教学查房等活动,来提高教学及带教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形成了良好的护理教学队伍,保证临床教学效果。

2、护理毕业学生走向了全国19个省市的各大医院,并担负着重要护理工作,其中10%从事护理管理工作,20%从事护理教学工作,30%以上担任科护士长工作,她们在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有1名学生去澳大利亚就读,1名被北大录取为研究生,4名被我校录取为研究生。

护理教研室人员名单

主任:穆欣

副主任:王东梅张春宇

成员:曹秋茹、孙秀、邢立辉、聂宏、贺志美、韩志毅、王荣、仇颖、贾丽丹、安雪梅、王丽芹、国旭熳、薛敏、王北明、鲍雅丽、刘葳、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