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道
中医论道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论道 > 中医论道
以中药现代化培育中药大健康产业 信息来源:admin

“中医药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现代科技发展和多学科交融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药现代化取得的突出成绩,为中药及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育了新型大中药产业,不但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也将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5通化·中国医药城——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对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做出了分析。 
中医药面临时代需求 
    中医药发展现在面临着非常好的契机,这是时代的需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疾病谱的改变,慢性复杂疾病成为主体。有统计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达2.6亿人,多 需要长期服药,综合治疗,医疗负担加重。医改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性医疗费用危机挑战当代医学模式。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 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因此医学的目的应该转向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健康能力。 
    看病难、看病贵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的人均医疗费用约是美国的1/30,并且我国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在有限的资源 条件下,要满足我国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必须走中国式发展道路,用“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性的难题,“中国式办法”离不开中医药。中西结合、预防为主是中 国式办法的基本特征。 
    因此,当前正值发展中医药的良好契机,中医药以更少的资源承担了更多的医疗服务。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医药人员为52.3万人,仅占全国卫生服务 人员比例的7.5%。但完成了11.9的住院病人和15.4的门急诊服务量。每次门诊医疗费用比西医平均便宜29元,而住院患者低2000余元。可 见,在以药养医的背景下,中医药的简便廉验仍然是有确切的。但我国中医药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和财政拨款等还很少,中医药发展仍需大力扶持。 
中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一直在高速的增长,从1996的234亿元到2014年的7302亿元,今年有望超过8000亿元。同时,也催生了中药大健康 产业,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和食品以及日化用品等,2013年中药大健康产业已经达到1.2万亿元的规模。 
    新型大中药产业具有重大的综合效益,能优化工业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城镇就业岗位,也能推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脱贫致富,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可谓是“举一事,惠百业,造福百姓”。 
    发展健康服务业是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今年国务院下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除传统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外,还拓展了养生保健、健康养老、文化和健康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中医药从一个功能拓展到7个功能,拓宽了中医药发展的领域。 
    发展中医药产业还要夯实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以保障中药资源的供给。然而,从野生到种植是一场革命,需要科技支持,要建立规范化的种植技术体系,建立和运行中药品质溯源体系,以及现代化的仓储和物流。 
现代科技助力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融入科技元素、借助现代科技发展是一个方向。从“九五”以来,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科技计划支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均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高和科研水平也快速进步,走在国际前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是衡量科研的重要指标。据检索统计,我国 中医药相关的SCI论文数量从中医药现代化启动之初的仅有42篇,发展到2013年的3000多篇,占全世界相关领域的论文的数量的从占4%发展到 34%,逐渐超过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成为世界中医药研究大国。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自2003年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以来,近4年每年都有中医药相关研究获得一等奖。成果的取得归功于中医药科技研发持续积累和长期支持的结果。 
中成药二次开发成效显著 
    针对我国中药品种多而小,科技基础薄弱等问题,开展中药二次开发,培育质优安全的大品种,不仅是产业需求,也是临床的需求。分析阻碍中药品种做大的原因,既有中成药自身复杂特点,也是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围绕解决相关关键问题,形成了基于系统工程的中成药二次开发策略,研制了共性关键技术。比如天津研究团 队完成了32个中成药品种的二次开发,销售过亿元的品种由3个增加到12个,32个品种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关键技术在全国19个省市数十家企业推 广应用,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培育了一批中药大品种,现在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品种有500多个,过10亿元的品种有50多个,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推广中药制造技术升级。好药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药品批次间的一致性将是评价药品质量的关键。中药制药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革新。因此,现在我们在做这方面应该多做研究和推广工作,推动中药制药水平从2.0向3.0、4.0迈进。 
吸收国际经验走向国际市场 
    中医药走向国际前提是世界需要中医药。中医药走向国际要靠科技,同时要努力做到主导中医药相关规则的制定,以标准引领中医药国际发展进程。在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2009年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技术管理委员会通过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研究和制定与贸易相关的中医药技术、信 息、术语、服务和专用产品设备等相关标准。 
    目前,多个中成药完成了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如复方丹参滴丸胶囊、血脂康胶囊、扶正化瘀片、康莱特注射液等。现在已经有9个品种27个质量标准被《美国药典》正式采纳,还有数十个重要品种正在接受美国药典的复核与审定。还有一批品种入选欧盟药典和发过药典。 
    今年发改委启动中药标准化研究项目。重点支持60种中成药和100种常用饮片的标准提升研究。该项目的实施,将会显著提升中药的质量和制药技术进步。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刘延东副总理对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的高度认可和概括。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生命科学的发 展,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更加良好,时代给了我们机遇,需求给了我们责任,我们大家就要更加努力,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