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
藏医文化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医文化
藏医的诊断方法 信息来源:admin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问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问诊是:问诊,指医生向就诊的患者提出问题,其范围很广,只要与疾病有关的任何线索,都在询问之列。

问诊,指医生向就诊的患者提出问题,其范围很广,只要与疾病有关的任何线索,都在询问之列。在民间(包括在内地的汉族)都有一种不太科学的认识,以为医者如果询问病人的种种情况,就表明其医术不够高明。他们都以为那种“病者不用开口,便知疾病底细和根源”的医生,才是髙明的医生。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不论是汉族中医还是藏医,都一再强调,诊病时要全面,要用四种诊断方法合参,全面分析,不能偏废。《四部医典》中也强调指出诊断)方法望切问诊三项全”,也就是要全面利用自己的五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全面了解和诊察患者的病情。

在几种诊断方法中,藏医认为问诊是第一种应用的技术。这要求医生利用自己所攀握的关于疾病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探询与患者有关的一切问题,收集有用的资料。首先,进行病史了解。主要是询问一些发病的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是否已经接受过治疗,何种治疗,效果如何。这些佾况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问诊包括哪些方面?

问诊包括起病的缓急、起病原因、气候及周围环境、职业和家庭状况、饮食起居行业、

1、起病的缓急

根据藏医的认识,起病的缓急与病情的轻重常有密切的关系。如突然起病,来势凶猛的,多数是急重症,像感冒、伤风、时疫、败疽、丹毒、哮喘等等,无不是起病急骤,也多数是一些重症,有些甚至是危症。相反,如果起病缓慢,病人不像急性起病那样,能说清某日甚至某时发病,而是说不清何时起病,这类病症多数属于慢性病,例如大痨消耗、水臌、虚损、赞核、痔疮、瘿瘤、疝气等等,这类病症,一般多为长期的、慢性的病症,一般病程较长,一时不致于出现危险。当然也有的慢性病是危重病症,到临终前的阶段也会转成急危病症的。此外,藏医中对五脏六腑病症的认识,也多列为慢性病症的范畴。

2、起病原因

要探询患者起病时致病的一切因素。这是就患者本人所能感觉出来、说得出来与疾病有关的那些直接原因或间接诱因。如外伤跌仆引起的外科病症,原因明显,则不必细说。有一些疾病也可以找到明显的原因,比如,伤风感冒可以是因为夜间睡眠不慎,受了风寒引起,或淋雨,天气骤变而未及时增减衣着,受寒受风,这是明显的病因。牵于诸如暴饮暴食引起肚痛满胀,或上吐下泄;或饮食不洁,导致肠胃生病,腹泻腹痛等等,都可以找到明显的原因或诱因。

也有一些疾病很难找到原因,尤其是患者本人可能无法提供任何原因,或者连间接的诱因都说不出来,比如水肿、黄疸、痄腮、内脏杂病等等。对这些疾病,医生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多加询问,有时或许熊探知到一些有关的线索,为治病提供依据。

3、气候及周围环境

上面已经说过,气候的变化与疾病有重要关系,天气常有变化,其中的风、寒、湿、燥、雨、露、霜、雪等等,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所以要询问患者在生活、发病的时候是否有这些因素的影响。

平时生活的周围状况及环境,对于发病及疾病的种类也有相当的影响。例如,生活在恶浊污秽的环境中,或周围的空气充满粉生、噪声,或者居室内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藏医都认为这容易发生病情,如风湿痹症、关节肌肉疼痛等。

4、职业和家庭状况

对于患者所从事的工作,应当深入询问,因为职业与发病的种类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牧区的牧民,马、牛、羊等整天接触,如果不慎,则牲畜所致病症,有可能传播到人体,如脓包、炭疽、痈疮等;而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如开拉强弓、勉力负重、长时间挖掘硬土冻土,都容易造成扩散伤热。

对家庭情况的了解也很重要,如一些瘟疫流行传染病,藏医都认为会互相传播感染,所以一旦家中有人染病,常会播散到家庭其他成员。

5、饮食起居行业

藏医也非常重视饮食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在发病及判断疾病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藏医认为,饮食不节、不洁,或暴饮暴食,或者食无定时,生冷硬粗食物过多等等,都是致病因素。有时饮食又是导致一些疾病的诱因,在本来不会发病的情况下,由于饮食因素不利而导致了其他病症的发作,也是颇为常见的。例如瘟疫病、伤风感冒、气息不安、呃逆、痞瘤,都可由于饮食因素而导致发作,至于胃肠本身的病症与饮食的关系,更不待言。

在起居行止方面,藏医根据藏民族的风俗习惯特点,也都提出一些特殊的见解,必须在诊断时注意询问。比如说,藏族认为曰间睡觉不利健康,包括午睡的习惯都不好。对于一些生理欲望的要求,如打呃、打喷嚏、打屁、排便、排尿等等,都不要强行抑制,如该排不排,强加忍耐抑制,也易致病症。

藏医也认为,人应该乐观豁达,而忧愁暴怒、七情六欲,凡超过正常范围,都是造成疾病的因素。这些在问诊中,都应该予以涉猎,不能忽视。

总之,问诊是藏医诊断的头一项内容,不可缺少。当然,问诊的内容很多,对每一个病人,是否样样要问,则须视病情而定。但作为—个医生,则必须完全理解问诊的重要意义,不能忽视或轻视,甚至不问就诊,那就很容易误诊,贻误病情。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色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色诊是:色诊事实上与汉族中医的望诊比较接近,但没有中医所观察的范围那么广泛,它只是观察颜色的变化,而不包括中医所说的精、气、神这些内容。

色诊事实上与汉族中医的望诊比较接近,但没有中医所观察的范围那么广泛,它只是观察颜色的变化,而不包括中医所说的精、气、神这些内容。

藏医的色诊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通过观察食物的颜色,判断其是否有毒,如有些肉颜色鲜红,肉的外现有些肿胀,则应怀疑其有毒。此时应该取一小块放在火焰上烧之,如果火焰虽翠绿带蓝的颜色,则是有毒。

色诊应用在病人身体上,其观察的范围也是很广的。这里包括人体皮肤、粘膜、舌头、齿龈等的颜色,眼睛尤其是眼白(巩膜)颜色,以至于汗液、眼泪、小便、大便的颜色等等都在观寒之列。特别是对尿液的观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藏医诊断依据,将在另一节中专门叙述。

以皮肤而论,藏医认为如人偏瘦,体内脂肪太少,则会显出发青的颜色;如果一个人缺少血液,则失去正常的润红光泽,而显出晦暗、灰白的贫血颜色;当一个人患有黄疸症时,则不仅眼眼巩膜、皮肤、尿液部发黄,有时甚至汗液、眼泪都是黄颜色的,其发黄的程度则与疾病的轻重程度成正比。
藏医认为,人体在正常状态下,之所以保持其固定的色泽,如血液是红的、尿液浅黄、粪便黄褐等等,是与变色赤巴和明色赤巴的正常运转机能密切相关的。前者使身体吸收的精微转变成血液的红色、使胆汁呈黄褐绿色、使人的肌肉呈红色;而后者则是使得人体皮肤的色泽质地变得有光泽、细腻。平时我们形容一个人容光焕发、神彩奕奕,说的就是明色赤巴所起的这种功能。

在观察以上这些不同的颜色时,就可以从其颜色的变化,来诊断其疾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等等。但是,上面所说的正常颜色及色泽,也都是一般而言,因为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颜色可能有些变异,也允许有个体差异。同时,这些颜色还可以因为人体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人的体质属于隆型的人,其肤色一般就比较灰暗些。如体质属于赤巴型的人,其肤色一般多偏微黄。如体质属于培根型的人,则其平时的肤色多偏灰白一些。这些都不能算是病态。

总之,观察人体的肤色,包括其他部分或排泄物的颜色,都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与患者本人在健康正常状态下的颜色去比较,如果发生明显的不同,就是病态,这一点医生有时还要通过询问患者本人或其亲属来帮助判断。

观察口腔内粘膜、舌头、牙齿、牙龈、咽喉等部位,在藏医该断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在口中发现疹子、水泡等,可能是麻疹或其他发热性疫病或白喉等一类病症。对牙龈上、口腔粘膜出现干燥甚至裂纹等,则表明病人患的是一种热性病。

舌诊在藏医学中虽不如汉族中医看得那么重要,但仍然是在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可以这样说,舌诊在藏医的诊断学中,主要是在各种热病、瘟病、疫病中具有诊断意义。不仅对诊断病情有所帮助,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判断其病的吉凶好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观察舌时,要注意其颜色、胖瘦、粘液湿度,舌面上的舌苔的情况等。例如:在浮肿病中,病人的舌头呈灰白色,水臌胀满症的病人舌也是灰白的。在发热性疾病中,舌头上有很厚的舌苔;严重病情可出现牙齿发黑、舌苔干燥,有时舌根还后缩。这些情况出现后,都表明病情严重,甚至是死症。

藏医认为,患虚热症的病人,其舌头既干又红,舌面很粗糙,这表明虚热较重,病情也严重;如果其舌面较湿润,则病情略轻,较易治疗些。

还有一种虚热症,其舌苔颜色黄红,而且表面粗糙,结合其他症状,可以诊断为严重的虚热症。

藏医中还有一种浊热症,其舌苔、舌质都失去其色泽,口干舌燥。

在瘟疫症中,舌苔是判断病情严重性的重要指征之一。如在瘟疫症中的热常未成型,即尚未能分化为浊热症或清热症时,其舌苔既粘腻又厚。如果是培根受疫邪所侵,其舌苔则呈苍白色。

又如在喉蛾(即扁桃体炎)时,舌面及舌体都有小丘疹出现,而舌苔则厚而腻,表明热毒盛,但尚非死兆。

在五脏疾病中,藏医认为,脾脏生病时,舌苔是斑剥的,有如一幅地图。

在小儿病中,观察舌苔也很重要,如口干舌燥,舌苔厚者,也是病重的表现。

在心脏有病时,也可出现舌燥赛缩,表明藏医也是把舌与心脏互相联系在一起的。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尿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尿诊是:尿诊,即通过检查尿液进行诊断;任何一个古代传统运学系统中,尿诊在诊断方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藏医来说,尿诊在其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其实施方法也比较特殊。

尿诊,即通过检查尿液进行诊断;任何一个古代传统运学系统中,尿诊在诊断方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藏医来说,尿诊在其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其实施方法也比较特殊。

藏医对尿诊的重要意义,是基于其对尿液在人体中形成全过程的认识而来的。

1.尿液形成的过程

藏医认为,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大致是经历以下的过程而形成的。首先是饮食。人每天要摄入足够的饮料及食物。食物经口腔后,进入胃脏。在胃中,食物经能化培根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将其磨碎;与此同时,能化赤巴就对这些食糜进行消化。这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化学消化相近。其后,伴火隆就对已消化的食糜进一步消化,也就是把它分成精微和糟柏两部分。其中,糟柏的部分进入小肠,在那里,又分成稀、稠这两部分,稠者进入大肠,就成粪便,排出体外;稀者进入膀胱,变成尿液。这是尿液的一个来源。

胃中的精微部分,由这里进入肝脏,在那里变成人身的血液。血液继续分解,也分成精微及糟柏两部分。其中的精微又转化成肌肉,而精柏部分则进入胆囊It存,成为胆汁。

藏医认为胆汁也有两部分,其精华部分就是分布在全身的黄水,黄水也是人体生理中的正常成分,不可缺少,但过多也将致病。胆汁中的糟柏成分迸入膀胱,形成尿液中沉滨物,这是尿液成分的另一个来源。这类沉渣,在正常人尿中为量极少,且分布很均匀,故一般不易察觉。

综上所述,人体的尿液,来自摄入的饮食,因而尿液的性质与饮食的种类,所含色索等等,关系密切。正常人的饮食如果有所改变,尤其食入较多色素等等,对于尿液的性质,都会有所影响。

2.尿液的收集

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对于正常检查尿液及判定其是否正常,十分重要。藏医十分重视尿液收集的各种条件。

与现代医学验尿可以随时收集标本不同,藏医要求验尿前在生活方面要严格控制。例如,患者在验尿的前一天晚餐,不得食用稣油路架、不饮茶、不饮酒。对于饮水,无特殊的跟制。这天晚上不要剧烈劳累,包括避免性生活,要保持安静,清心寡欲,情绪稳定,而且睡眠充足。凡是前半夜的尿液,不能供检查用,因为体内消化步骤到半夜全部完成,所以子夜以后的尿液最能代表人体内真实的健康情况。因此,供检验用的尿液应该是清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标本,最有诊断价值。

藏医诊断方法--脉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藏医脉诊要求患者在脉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脉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脉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诊断,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中医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藏医虽也有轻、中、重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需重按。藏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诊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诊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脉象正常时是属阳、属阴或是中性。一般来说,女子多为阴脉,男子多为阳脉,而中性脉则男女性均可见到。所以必须详加考察,先辨清平脉,才能分清病脉。

患病时脉象出现异常,有浮、沉、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二十多种。

不同的脉象反映不同的病症:

龙病,一般为浮脉,粗大加空虚的脉,偶可出现间歇脉;

赤巴病出现细而紧的脉;

培根病,脉象沉而弱;

血液病的脉:滑利和高突;

黄水病的脉:涩而略带颤抖;

虫病:扁平,有如受挤压,则向两侧跳动;

麻风病:涩,有时也稍有颤抖;

骚热病:粗,浮且实,有时可有滑象;

扩散伤热证:细紧而发硬;

瘟热病:细且数;

疠热病:扁平,时强时弱,有时细,有时空;

急性疼痛:短而促,如旗帜在劲风中飘扬;

中毒:可为细数,但有时粗,强弱不一;

肉中毒:细数,沉而扁平;

未成熟热:细数,如风飘动;

增盛热:洪大而紧;

陈旧热:细而紧;

空虚热:空虚而急;

隐性热:沉而紧;

浊热:沉细而数;

疮疡发热:粗壮,数而实;

消化不良:大而实,久则沉细乏力;


痞瘤肿块:弱而不明显;

水肿病:脉沉细,重按脉紧;

外伤病:组织中有异物的,一侧脉象不显。

脓疡:细数而发颤。

如果是两种以上的合病,脉象更为复杂,可以出现复合脉,也可出现其它脉。当脉象出现某些异常现象时,则疾病主凶,预后不良。如体质强壮的人突发疾病时脉象反而细弱,久病之人脉象反呈浮洪,寒证出现热病脉象等脉象与疾病性质完全相反的情形时多是不吉之象;寸亥尺三部脉象如有一部不明显,是五脏之脉不全,可能转成危症或死症;脉来数至,骤然停止,片刻又恢复搏动,且为规律性的停顿,则为死兆。

妇女在怀孕时,可出现滑利而高突的脉象,右部肾脉搏动强烈育男,左部肾脉搏动强烈者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