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
藏医文化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藏医文化
藏医特色疗法 信息来源:admin

藏医的药浴疗法


藏医的药浴疗法是:这也是藏医各种疗法中较特殊的一种疗法,其适应症包括:四肢强直或拘挛、跛行、疖肿、妇女杂病、肌肉软组织和关节中黄水病、由于关节炎后所致的关节强直、驼背、佝偻等病。

这也是藏医各种疗法中较特殊的一种疗法,其适应症包括:四肢强直或拘挛、跛行、疖肿、妇女杂病、肌肉软组织和关节中黄水病、由于关节炎后所致的关节强直、驼背、佝偻等病。

药浴法的禁忌症,包括:瘟疫症、各种发热病、浮肿、身体虚弱、年老体衰、饮食不进、眼晴病症、胸腹部内脏病症、睾丸病等等。

药浴大体上有水浴和缚浴两种。水浴是最常见的,种类也不少,一种就是利用天然的温泉水来药浴。常用的药浴用的温泉水为硫磺温泉、寒水石温泉、矾石温泉、五灵脂温泉和石灰石温泉这五种。由于温泉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对某些病症有治疗效果,例如因风湿引起的关节和软组织疼痛、疖疮、关节强直、腰背活动不灵等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没有温泉水,也可以用药物熬制成药汤水来进行药浴。常用的药浴水称为五味甘露汤,其制法是,取以下五种药:圆柏叶(1份),黄花杜鹃叶(1份),水柏枝(2份),藏产麻黄(2份),丛生亚菊(青蒿3份)。每份至少用药0.5公斤;将所有药物放入大锅中,加满水,熬至只剩一半量,取出药液;剩渣再加满水,熬至只剩4/10,取出药汁,再加水熬至只剩3/10,取出药汁。把3次药液放在一起,即可供药浴之用。

这种药浴应每天入浴,连续洗1一3周为一个疗程,并根据自己的病情和洗后的感觉掌握其疗程。浴水的温度要适中,不宜太冷太热,如洗浴中水温过凉,应再加热,至舒适为度。为了加强药物效力,每隔几天即应加入一些新药液,以保持效力,取得效果。

除上述5种药物以外,也可以视病情而酌加其他药物,以加强药效,例如血盛而头晕者,可用白檀香、紫檀香、硫磺各3钱,研成细末加入浴水中;又如因风寒引致消化不良的,可加寒水石、荜茇、姜这几种研细末加入浴水中,以加强药力。

上述水浴法还可改为蒸汽药浴,即把上述药液放入浴盆,在盆中放一小木凳,上垫棉布,让患者坐凳上,如不用小凳而直接坐盆中也可以。此种蒸汽浴与水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缚浴法是将上述水浴法所用的药物放入布袋中,包紧缝好后放在患部,这种方法也可以起到与药水浴同等的作用。但缚浴法主要是应用于那些病变比较局限的患者,如果病变较广泛,则缚浴法就不适用了。

缚浴法又分成清热和祛寒两种:清热时多用的药物包括粮食谷物磨成粉面后,加芝麻油或陈年植物油调和,用布包扎;还可以取植物鲜花煮过后,再去缚浴,但有毒的鲜花不用。祛寒的缚浴药物多用动物粪如鼠类、鸽粪等,也可用酒煎各种动物碎骨代替均可。

藏医学的灌肠法

藏医学的灌肠法是:关于灌肠法的适应症有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而不化、月经过多、大小肠及腰肾部寒盛、体力消减、一切隆病。

灌肠法在藏医中有悠久的历史。在《四部医典》一书中已经提到有缓灌法(即用轻泻剂灌肠)和峻灌法(即用猛峻泻剂灌肠)两种。

关于灌肠法的适应症有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而不化、月经过多、大小肠及腰肾部寒盛、体力消减、一切隆病。其峻灌法则主要治大便干燥、下部热盛、小便不通、虫病、陈旧性瘟病。

在禁忌症方面:一般缓灌法的禁忌症有水肿症、食欲不振、中毒、过度肥胖、消化不良、寒性培根症;而峻灌法的禁忌症是脱肛、洞泻症、热病初起、胃火衰微、遗精等。

缓灌法所用药方:川木香荜茇、河边柏树叶、光明盐、诃子,五味共为细末,再加入以下任一种灌肠液:①肥羊肉汤、耗牛乳、融酥油,此方用于治隆病;②用鱼、蛙、蝌蚪等炖的汤,再加黄牛乳及其酥油,此方用于治隆、赤巴同病;③用生活于河滩上干涸动物熬汤,再加上山羊肉及酥油,此方用于治隆、培根同病。

具体操作是将药液连同灌肠液一起,装入灌肠器。此器是用羊的胃或膀胱制成,在其出口处接上一根长八指的导管,管子的一端较细而且光滑,插入肛门时需涂以油脂润滑,插入约三四横指,然后压灌肠器,把药液一并压入患者肠内。让病人忍耐片刻,再去排便。一般最好在日落时刻灌肠,约晚饭时刻即可泻出。

峻灌法所用的药方:有3种方子:①中和方,光梗丝石竹、碱花、酒糟、花斑蟊、屋梁上灰尘,共研细末,用酒坛子中沉济调和;②上方加入狼毒;③河子、山矾叶、麻花艽花、大黄,共研细末,用黄牛乳及黄牛尿调和。

灌肠方法与上法相似,在把管子拔出后,应将胚门用布堵塞,使药在肛管直肠内多停留一会,以加强药力。这种灌肠后,应便出糊状大便,如仍便出稀水,则是灌肠失败,应重新灌肠。

灌完后,可饮用光明盐泡的水,并在一昼夜不进食,则身体下部的病症均可排出体外。

藏医的鼻药疗法

藏医的鼻药疗法是:鼻药疗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滴鼻药疗法,但藏医的滴鼻药并不局限于治疗鼻部的疾病而已;藏医认为,鼻为脑之门户,因而它除去鼻子本身的疾病外,且可治疗颈部以上的众多疾病,这—点则是与现代医学不尽相同的。

鼻药疗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滴鼻药疗法,但藏医的滴鼻药并不局限于治疗鼻部的疾病而已;藏医认为,鼻为脑之门户,因而它除去鼻子本身的疾病外,且可治疗颈部以上的众多疾病,这—点则是与现代医学不尽相同的。

藏医的鼻药疗法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消散鼻药法,另一种叫排除鼻药法。

消散鼻药法用于治疗头部和锁骨以上的多种疾病,但对瘟疫病、外部创伤以及酒醉后和饮食富含油脂类者饭后均不可用此法。

消散鼻药所用药方有几种:①红花、融化的酥油、白糖。此方适用于头部风症及血分病、阵发性头部疼痛;②甘草余甘子、白糖、融化酥油,本方用于耳病、眼病、腮部疾病和脑病;③萝卜汁,适用于头部及耳部疾病;④新酥油汁,凡锁骨以上部位之隆病,均可用此方。

操作:滴药应在清晨或晚上,让患者仰卧,将肩颈部略垫高,头部向后仰,鼻孔朝上,便于滴药。每次滴药约5滴左右,勿太多或太少。滴后稍候片刻再起床下地活动,最好勿见烟薰或吹风,以免打喷嚏将药液喷出而失效。

排除鼻药法则适用于感冒、热病和白喉一类疾病,以及眼赤、面部黄水症、头部裂伤者。但由风病引起之头晕症、视力膝胧不清、倒睫等病,均为禁忌症。

此法之药方为姜黄、珊瑚刺根、光明盐、斑蝥、神黄豆、甘草、离类、光梗丝石竹、白芸香。诸药共研为细末,用山羊乳揽拌调和,放在细竹管中备用。

具体操作步骤:先用油脂涂搽患者头部,再用炒热青稞在额头上热敷片刻。随后让患者擤去鼻涕,并依上法仰卧暴露鼻腔后,缓慢滴入上药约7滴左右,片刻后用温水漱口,勿让药液吸入喉头。再静卧片刻后方可起床。

如果有鼻衄出现,可在额部作冷氷敷,必要时服些止血药。

藏医的食物疗法

藏医的食物疗法是:藏医认为饮食与身体健康及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对各种各类的饮料和食物都有重要而明确的规定;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食物可以分为谷物、油脂、肉类、绿叶蔬菜和饮料等几类。

在藏医学的治疗体系中,饮食疗法或食物疗法受到高度的重视。藏医曾提出:当人患病时,最好是用调理饮食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并注意起居养生,只有当饮食疗法失效之后,才去寻求其他的疗法,如药物治疗。这样重视饮食治疗,也许与吐蕃时期汉族中医的输入有关,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上面这种思想的论述。

藏医认为饮食与身体健康及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对各种各类的饮料和食物都有重要而明确的规定;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食物可以分为谷物、油脂、肉类、绿叶蔬菜和饮料等几类。

谷物类又分成有芒类和荚类。前者指粮食类作物,而后者指豆类。有芒类包括稻米、小米、荞麦、大麦、小麦、青稞等。这些食物可增加人体的精液,因为谷物是甘味的,也易于消化。例如青稞的性质重而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体力,也增加污物;大米性轻而凉,可使体内精液增多,隆、赤巴和培根减少,它们可治疗身体的肌肉松弛。骨折患者应多吃小米,但小米有使体内炎症增加的趋势。

荚类也即豆类(包括芝麻类食物),其本性多轻而甘、凉,它具有增加血液、赤巴和脂肪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泄。除去食用之外,还可以用豆粉搽身。芝麻的性寒,具有增加体内精液的作用,用于治疗隆病,还可以壮阳。

油脂类食物的性质属凉、重,其味是甘的,对身体具有滋补作用,对于体弱的老年人、妇女,更有好处,可以多服。酥油是藏胞日常不可缺少的食物,人们认为它性凉,使人气色好、精力充沛;但是,年久的陈酥油可使人产生健忘、体力衰减。藏医重视油脂类的食物,这可能与藏族的民族习惯以及髙寒地势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

肉类同样是藏族人民常吃的食物,所以对肉食的分类很细,共分8类,如穴居、水居、家畜等等,认为所有肉类都属味甘,而性凉、轻而粗,但平原所产动物的肉则性温而重。一般性凉轻粗的肉类用于治疗培根发热病,而性温重的肉类则于治疗胃痛、背痛,疗效较好。凡是死动物的肉均有毒性,不能食用,以免中毒。

蔬菜类食物应区别其生长地区,以定其性质。如生长在干燥地区则蔬菜性温而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蔬菜则性凉而重。前者用于治疗肾病及风湿病;而后者则可治疗发热性疾病。

在饮料等液态饮食中,藏族最为重视奶类和水的治疗作用。牛奶味甘,可使人面色红润、皮肤有光泽,但其药性凉而重,可产生培根。奶牛的牛奶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眩晕、咳嗽、口渴、饥饿、尿频等症。山羊奶则药性轻,用于治疗呼吸困难、腹泻及因发热而迫血妄行等出血性疾病。生奶药性重而凉,即挤出的乳有如甘露,营养价值极佳,不过纯奶并不容易消化。

水的治疗作用在藏医中甚受重视。藏医认为以下各种水均能供治疗之用: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海水、森林水等,其中以雨水的质量最好,因为雨水从天而落,在落下过程中,与日光、月光、风接触过,因而是具有活力的饮料,具有提神的作用,轻似甘露。但最好是在开辟的空旷之地,用干净的容器加以收集,其治病的作用最好。浑浊的雨水或掺入杂物,且又不见日光或月光的,其质量不好,不能用来治疗疾病。

凉水可用于治疗酒精中毒、昏迷、恶心、头晕。沸水晾凉后,其性质轻,对赤巴症有效。

藏医认为,酒精可以助消化,有助于消化之火,其药性甘、酸、辛,对失眠症有效,适量的饮酒对体瘦的人有一定益处。陈酒对隆病、培根病有益。但不能饮酒过多,否则等于自饮毒药。藏医也讲究食物相克,认为有不少食物不能同吃,如牛乳与核桃、杏仁芥子油与磨菇等,如果放在一起共食,就会中毒。

藏医放血疗法

藏医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藏医治疗学丰富多彩,其中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至今仍广泛沿用。

藏医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藏医放血疗法多适用于热性疾病,如瘟病、疖疮、疮疡、丹毒、黄水、麻风、扩散伤热、骚热等热症。而一些疾病则不宜用放血疗法,如正精耗竭、灰色浮肿、胃火衰败等虚寒性疾病以及小儿、老人、孕妇、产后等,均禁忌放血。

根据病种和病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凡是热性病早期,应在热症初起,热势亢盛的时期,及时放血。而在病程的中期,恶寒停止身体感麻重之时,就及时刺血,放出恶血,以免热性扩散,难以控制。而在血病及赤巴病过程中,病血已散布在脉道之中,或因饮食不当而有余热未消,已散布于脉道,虽属晚期,也可放血治疗。

藏医放血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法,就是设法使血流旺盛,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一些分解药如三果汤(由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穴位都有固定,要避开要害部位及命脉部位。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粘液者,均为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则为正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而定,一般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后,一旦病血流尽,正血出现时,即应该停止,勿放血过多,以免损伤正气。

藏医艾灸疗法

藏医艾灸疗法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主要用来治疗一些寒性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黄水症、瘰疬、炭疽、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等,其中黄水病和脉病疗效尤佳。

藏医艾灸疗法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主要用来治疗一些寒性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黄水症、瘰疬、炭疽、神经错乱、健忘症、脉病等,其中黄水病和脉病疗效尤佳。在热病的后期,也可运用火灸施治。

艾灸通过封闭脉道要隘,使病邪不致流窜于脉道,从而起到镇痛,治消化不良,化痞块,干黄水的作用,使胃火增生,神志清明。艾灸的制作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团。艾绒团的大小看所灸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别:用于关节者,大小如姆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小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瘰疬和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艾灸取穴,一般有固定的穴位,一种是依据病人自诉症状部位定穴。患病的穴位按之疼痛且舒适,痛点即施灸的穴位,这与汉语中医的阿是穴颇为相似。另一种是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的固定穴,医生根据脏腑经络选穴。

藏医常用的灸法有以下四种:

1.煮法:适用于慢性的顽症,如瘰疬、痞块、痈疖等。

2.烧法:适用于心风病、黄水病等。

3.烤法:适用于隆病、虫症、大小便秘闭不通者。

4.拟法:所用艾柱较小,多用于儿童,惊痛时即可移去。

藏医催吐疗法

藏医催吐疗法就是利用内服药物导致呕吐的一种疗法。

藏医催吐疗法就是利用内服药物导致呕吐的一种疗法,适用于积食不化,胃中或上脘痞积,误食毒物,血、痰充斥于胃、虫病,特别是呕吐痰涎等疾病。而对于体质虚弱者、老人、小儿禁用,若误服毒物时间已久,毒物已不在胃中,不可再催吐。

催吐疗法的具体实施,是在黎明时,饮下汤药,饮后立即漱口,然后端坐,不要讲话,也不要受凉,应该穿暖。如果开始感到恶心,要稍加抑制,忍耐,而不要立即低头吐出,可回吞口中分泌物一二次,然后低头吐出。如果感到头昏、膝部发抖,应观察吐出物内容。

藏医中的火灸法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藏医火灸法又称藏医火灸疗法。火灸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藏医外治法分缓治法和峻治法两种。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火灸是峻治法之一,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将隆病和寒性疾病平息于发病部位,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隆病,是指隆(相当于中医的风、气,但含义更广泛)的平衡失调致的病证。关于灸法的作用,藏医大师哲巴坚赞(公元1147~1216年)在《医疗·国王宝库》中明确指出:“于既定穴位灸之,温通气血息疾患”。针灸学中强调灸疗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达到通调气血、平息病痛的目的。藏医火灸虽未形成系统经络学说的理论,但在许多经典著作中不乏这方面的类似阐述。

起源于民间的藏医火灸不是单纯的某一民族医学,而是具有多民族医学内容的综合医书。是藏汉医药学与印度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藏医火灸疗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在公元8世纪时期,藏医火灸已经有了大量的文字记载。至清代,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撰《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一书是火灸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从适应证和禁忌症、灸法、次数、术后注意及功效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其记载的穴位达322个。可谓是集藏医火灸之大成。